![]() 刘元堂,1972年生于山东乳山。 自幼好书,20岁拜琅琊张弩先生为师。 南京艺术学院书法博士,导师徐利明教授。 山东大学古文献博士后,导师杜泽逊教授。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,全国70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。 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。 硕士论文《中皇山北齐佛教刻经书法研究》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。博士论文《宋代版刻书法研究》被评为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。《历代古籍版刻字体与刀法研究》获批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。书法作品《颇闻黄山最奇秀》获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美术创作资助项目。书法作品曾参加首届中国书坛兰亭四十二人展、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(获最高奖)及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(获奖提名)等展览。2010年在山东省美术馆举办“江上清风——刘元堂书法展”,出版《刘元堂书法集》;2013年举办“水上行风——刘元堂书画展”,出版《刘元堂墨迹》;2014年举办“海右溯源——刘元堂书画展”,出版《刘元堂水墨》;2014年10月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“大道之行——刘元堂书画展”;2015年12月19日,在山东盛世美术馆举办“文之馀”——刘元堂书画小品展;2016年10月22日在山东省乳山市真如画馆举办“真如画馆开馆暨刘元堂书画展”;2017年1月23日在山东省乳山市真如画馆举办“丁酉纳吉——刘元堂庆新春书画展”;2017年12月31日在山东省乳山市真如画馆举办“嘉福二〇一八——刘元堂迎新书画展”;2019年1月12日在山东省乳山市真如画馆举办“日日有喜——刘元堂迎春书画展”;2021年1月14日在山东省乳山市真如画馆举办“辛丑大吉——刘元堂迎春书画展”;2022年1月10日在山东省乳山市真如画馆举办“壬寅大吉——刘元堂迎春书画展”;2022年12月31日在山东省乳山市真如画馆举办“癸卯迎春——刘元堂书画展”;2024年1月18日在山东省乳山市真如画馆举办“甲辰迎春——刘元堂书画展" ; 2025年1月5日”国家艺术基金项目《颇闻黄山最奇秀》暨刘元堂书画汇报展“在威海天和美术馆举办;2025年1月22日在山东省乳山市真如画馆举办”乙巳大吉——刘元堂书画迎春展“。
书法获奖 2000年入选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展 2003年获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二等奖 2003年作品参加第二届流行书风展 2004年获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(最高)奖 2004年作品参加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展并获二等奖 2004年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获奖提名 2005年作品参加山东省第六届青年书法展并获一等奖 2006年作品获2006中国书坛青年百强榜书法十佳(并列第一名) 2006年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2006年作品获纪念建党85周年书法展三等奖 2007年作品参加首届中国书坛兰亭四十二人展 2007年作品参加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 2011年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书坛兰亭四十二人展 2019年作品应邀参加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 书法《颇闻黄山最奇秀》获批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美术创作资助项目 理论文章博士论文《宋代版刻书法研究》被评为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 硕士论文《中皇山北齐佛教刻经书法研究》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《历代古籍版刻字体与刀法研究》获批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。 从米宪书法论及南宋版刻行草书,入选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(2017年上海) 著作《宋代版刻书法研究》获第十三届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论文《辽代篆书简析》,《荣宝斋》,2025年第二期。 《章草<月仪帖>作者考》,《书画艺术》,2024年第三期。 首部散文集《袖口白云》,2024年3月出版。 《汉王舍人碑解题》 ,《中国书法》,2023年第10期。 《利用南宋版刻字体刀法特征对有关版刻的鉴定》,《藏书家》第二十五辑 《彬彬不异中华——辽代晚期书风略论》,《荣宝斋》2023年第10期。 《亟需一套权威的古籍版本书》,《中国书法》,2023年第1期。 《辽代石刻刻工身份简论》,《艺术品鉴》,2023年第2期。 《〈宋代版刻书法研究〉绪论》,《艺术品鉴》,2022年第12期。 《一字万同》论,《书法》杂志, 2022年第9期。 论文《辽代书法研究综述》,《书画艺术》杂志,2022年第1期。 论文《辽代中期书风及其渊源略论》,《书法》杂志,2022年第1期。 半座山,一个寨,三户人家两杆梅——唐梅写生记,《艺术品鉴》2021年第3期 醉饮梅下——元梅写生记,《荣宝斋艺术品》2021年第2期 关于书法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,《大学书法》2021年第2期 南宋福建、四川地区版刻楷书字体与刀法特征——兼辨上图藏宋刻本《元包经传》非"南宋早期蜀本”,《江苏教育》2021年2月总第13期 南宋两浙地区版刻楷书字体特征摭要 《艺术品鉴》2020年第12期 《圆觉藏》与《资福藏》的刊刻时间与鉴别,《荣宝斋》2020年第11期 当前书坛隶书复兴的几个现象,《艺术品鉴》2020年第08期 谈书法创作中的版本选择问题,《中国书法》2020年第3期 论南宋版刻楷书书手、刻工与印工,《艺术百家》2018年第4期 从米宪书法论及南宋版刻行草书 《中国书法 书学》2018年第2期 版刻书法研究之缘起 《中国书法》2018年第2期 版刻楷书横画末端三角形的出现时间——兼论国图藏《龙龛手鉴》等宋刻本非南宋早期刻本,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·艺术与设计》2017年第6期 《论北宋版刻楷书及其书手、刻工》,《书画艺术》,2017年第4期 南宋版刻篆隶书简析,《书法》,2017年第7期 北宋大藏经版刻书法风格论略,《山西档案》,2017年第2期。 泰山经石峪世字缺笔问题,《国学茶座》,总第14期。 北宋单刻佛经版刻书法风格摭要,《荣宝斋》,2016年第10期 《梅》,《书画艺术》,2016年第4期 唐代版刻书法概述,《书画世界》2016年第3期 中皇山北齐佛教刻经现状考察《中国书画》2016年第3期 论生理因素对书法创作的影响《书画艺术》2016第2期 五代版刻书法概述,艺术百家,2015年第8期 论版刻书法的起源《艺术百家》2015年第6期 书法正宗,《中华书画家》,2014年第10期 书法排行榜,《中华书画家》,2014年第10期 笔悟篆隶·书入能品——清代于令淓其人其书《中国书画》2014年第9期 中皇山北齐刻经楷书浅析《艺术品》2014年第8期 宋代版刻楷书对中国书法创作风格的影响《艺术百家》2014年第3期 论身体异常状态下的书法创作——以高凤翰、黄宾虹为例《书画艺术》2014第5期 中皇山刻经书手与刻工初探《艺术生活》2013年第6期 中皇山北齐刻经经主与刊刻时间辨析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术与设计》2013年第3期 《书法创作姿势论》《艺术百家》2011年第6期 《方石书话》书学思想抉要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》2010年第1期 《趋古避俗难自立——米芾不胜草书原因试析》《中国书画》2007年第6期 《在水一方》《书法》2007年第2期
|